时间:2020年11月25日
参会人员:艾小平、庞超、李学丽、慕彦瑾、肖海、段晓芳、朱燕呢喃、韦丽仙
形式:QQ网络
主题: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
11月25日晚上8点,教育学教研室举行了“大学教学的知识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专题研讨,艾小平、庞超、谢红雨、李学丽、慕彦瑾、肖海、段晓芳、朱燕呢喃、韦丽仙等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主要针对近几年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研讨课程思政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的方法与途径。谢红雨博士、庞超博士和李学丽博士做了重点发言。
谢红雨博士首先谈了对课程思政的基本认识: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经历了启动实施"两纲教育"、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三个阶段。当前的重心是如何在自己的课程中发掘思政因素、结合课程知识运用多种思政教育形式并增强课程思想实效的问题。就是要求课程教师以科学创新的思维,采用显隐结合的方法,形成立体多元的课程结构,形成协同育人理念,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李学丽博士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认为课程思政很有必要,并从人类学视角比较了中西思政教育的不同。她说“我们的基础教育里面教的就是被动的思政,就相当于国外的社会文化通识教育。文化/思政意识成为常态的教育课程和过程,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成为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育学院,对教育学专业的文化意识培育放在与教育学和心理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国外其实把人文/思政做成了认识社会和自己的工具,以为自己获得类似文化资本的资源,服务社会,做合格公民,也慢慢就成了自身的本能。其实如果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意识,实施还是不难的,还可以丰富课堂。”
庞超博士提出关于“课程思政”的三点看法。一是“思政”乃课程本身应有之要义,正如那天陈院长开题会上朱德全教授“试图”反复强调的课程的“全息”属性。正因为如此,因此“课程思政”是每门课程都必须包括、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去做、必须高质量完成的事情。二是“课程思政”里面的“思政”应与其前面的“课程”内在一理、自然顺承、紧密结合,而不能是“生拉活扯”地“栽尾巴”、“贴标签”。比如我的《比较教育学》这门课程,就不能通过强调我国教育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去简单地搞“爱国主义”教育,而应该是可以看到各国的教育其实都涉及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第三,归根结底,根本的根本是教师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非仅仅聚焦于传授学科知识本身),坚守教书育育人的初心使命和基本职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课程与教学为“育人”服务,在这一根本前提下,去探索各种可能的和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次研讨,大家都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演变及实践路径,对自己的课程教学的思政设计与实践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