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9 日,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弘文楼 205教研活动室开展了 “教育思想大讨论” 暨 6 月主题教研活动,这也是落实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人才培养大调研、行业企业大走访’工作方案” 的重要举措。
本次活动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基,立足教育强国战略,致力于充分探讨和总结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研室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逐一发言并相互讨论,最终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着重培养学生心理学专业素养与咨询、测评等技能的基础上,应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现实就业形势,兼顾对学生其他应用型技能的培养,像心理服务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心理健康新媒体传播技能等,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搭建更多元的实践平台,如校企合作心理服务中心、社区心理援助站等,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和学生实践技能的持续更新。
三、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必须将 “教学” 与 “育人” 深度融合,坚持 “课堂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传授心理咨询、心理评估等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借助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
四、在应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和社会洞察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回到学科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增强对专业的正确认知,又要引导学生以理论为指导,从社会现象、个体心理发展等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未来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五、在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应继续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兼顾 “守正” 与 “创新”。“守正” 即坚守心理学专业的核心素养和伦理规范,“创新” 则是融入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知识和技术,通过科学的系统性设计,确保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同频共振。
六、应持续深入推进 “五自”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强化新时代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风学风建设。从课堂管理、案例教学设计、心理实训实习、学术研讨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索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一线教育教学综合模式。
七、应积极探索 AI 赋能应用心理学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的现实路径,例如利用 AI 技术开展心理测评数据分析、模拟心理咨询场景等,把握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科研反哺教学的现实机遇。
活动接近尾声时,参与讨论的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大家深刻认识到,教育思想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革新的动态体系。通过此次深入交流,教师们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不少教师表示,将把讨论中碰撞出的新想法融入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进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图/文:税晓燕 初审:陈彦宏 复审:谢红雨 终审:兰华)
